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9 10:40:13
地球,这个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星球,在数千万年的地质变迁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地质奇迹。公元1638年,这是徐霞客人生最后的旅途。在滇黔之地,群峰耸立之处,他写道——独以逼耸见奇……群山丛突……犹半与云气相氤氲……。
在距今3.6亿年到2.8亿年前的远古时期,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远古海岸线向后退去,被海洋覆盖的海底出露地表,形成了新的陆地。当陆地取代海洋成为主要地形后,来自地心深处的力量与外界作用开始共同雕琢这片土地。地心深处的热运动产生了强大的能量,这些能量遵循着能量转换的原理变为了推动地壳运动的动力,类似于烧开水后跳动的壶盖。这种推动力推动着地壳不断的抬升,崩裂,凸起,下切……历经风雨,烈日还有时光。最终形成了这样一副孤峰散布,锥峰林立的岩溶画卷。这就是自然赋予的胜景。自山巅远眺,峰顶与峰底呈现出巨大的高差。在峰与峰的间隙,一条平坦且宽阔的谷道贯穿其间。谷道中农田规连成片,这是南方常见的水田。绿色植被覆盖了峰林岩体原本的青灰色,使得石灰岩峰林焕发出不一样的生机。
在距峰林几十公里外的泥凼,一种特别的自然景观分布在此地。它是地质作用的特殊呈现,是世界范围内的地质明珠。石林,一种由地质造山运动带来的特殊景观。石林通体呈灰白色,其表面充斥着坑洞与纹理。它是一种特殊的沉积岩层——薄层灰岩。在距今2亿年前,受到地质板块位移拉伸的影响,原来处于海底的水平薄层灰岩随着地质运动不断抬升。这是一段漫长且持续数百万年的地质演变。最终石灰岩沉积层出露地表,岩石变的锋利非常。无论是使用观测镜仔细观察岩面还是从天空向下凝视,人们都可以看到岩石表面已被凹槽与溪谷划开,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裂纹和裂缝。所有这些都见证了这块古老的海床曾经历的缓慢而无情的蚀刻。自然风化作用也在石林中形成了贫瘠的土壤,这揭示了地质变迁中物质转化的过程。
在地质变迁的过程中,远古生物也参与了这一过程。它们作为地质变迁的参与者,它们的存在为我们更好的了解地质变迁活动提供了具体的参考。顶效绿荫村,这是远古生物的埋骨之地。它们是海洋之子,它们曾经主宰着这片水域。然而,陨石坠落地球并引发了全球性的气象灾难,它们的肉体在自然灾难面前是如此脆弱,最终它们化作岩石,通过这种方式,诉说着它们的历史与生命不息的哀歌。
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些人发现了这些特殊的“石头”。化石修复师们通过对岩石的痕迹修复与处理,将过去的故事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是地质变迁与生命共同塑造的奇迹之物。其中也塑造出了一副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鱼龙之死”。生命转瞬即逝,这是凋零与永恒之美。
时光荏苒,古生物的身影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新生的生命成为了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在远古造山运动塑造的峰峦之间,我们看到了下切河谷——马岭河大峡谷。剧烈的造山运动使得地形下切断裂,形成了溪谷。由于马岭河地区的岩石构成以石灰岩为主,石灰岩易被水侵蚀的特性使得峡谷底部塌陷下沉。在长时间的塑造下,一个高差巨大的深谷出现了。与此同时,涯璧上飞流的水流在侵蚀表层岩体的同时,与岩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层层钙华。而在无法直接侵蚀的岩体内侧,山隙中的水打磨着岩体内部,形成了光滑的钟乳石层。瀑布带来的丰沛的水气则滋养了万千林木,形成了一个小型峡谷生态系统。各种生物得以在此繁衍生息……
地质奇迹是自然的鬼斧神工,它精雕细琢,是时光的艺术。人类文明的兴起与发展使得人类对于自然的塑造无限缩短了时光的长度。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塑造使得地质的奇迹展现在了人的视野当中并赋予了它们不同的名字。当然在此地它拥有它独一无二的名字——地质公园。
它自古以来就存在于那里,人们赋予了它名字。尽管时间的无垠与人类的无限前进赋予了未来太多的不确定性,但是至少在此刻,沧海仍未变为桑田,璀璨依旧恒存而属于地质的故事仍在继续谱写……。